2021年12月24日上午,市建设工程标准学会一届二次会员大会暨一届五次理事会在会长单位深圳建科院未来大厦隆重举行。
学会业务主管单位市住房和建设局、市建设工程造价管理站及学会会长、副会长、理事、监事、会员单位等六十余人出席会议。
会议由市建设工程标准学会副秘书长袁嘉妮主持。
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勘察设计与建设科技处方军调研员代表学会业务主管单位致辞。
他首先对标准学会2021年的工作给予肯定,一年来标准学会有力地促进了行业间的深入交流,为主管单位研究推进相关工作提供了重要参考。他说,标准学会是我市建设工程标准技术支撑机构和能力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标准学会在协助政府相关主管部门、标准管理机构组织开展建设工程标准体系建设、加强和引导团体标准和企业标准建设、深入开展标准学术交流及咨询服务、标准国际化合作交流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他代表业务主管单位提出三点希望:
一是希望标准学会能在工程建设团体标准领域发挥更大的统筹服务作用。
二是希望标准学会能成为推进工程建设标准国际化融合发展方面更有效的窗口和载体。
三是希望标准学会能成为工程建设行业更有影响力的标准化人才培养基地。
会议审议通过《标准学会2021年度工作报告及2022年度工作计划》等工作事项。
市建设工程标准学会会长、深圳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及学会副会长为新入会会员颁发会员牌。
本次会员大会及理事会进行了届中增补选举,大会采用等额无记名方式选举产生副会长一名、理事二名。
大会选举深圳市建研检测有限公司(汪四新)为副会长、深圳市华阳国际工程设计股份有限公司(袁源)、奥意建筑工程设计有限公司(王彬)为理事。
审议通过两位副会长单位代表人变更:副会长单位华润(深圳)有限公司的副会长代表变更为张亚伟,副会长单位深圳市万科发展有限公司副会长代表变更为王回利。
新履职的副会长及理事上台发言。
选举环节结束后,与会代表进行了学术交流。
市住房和建设局勘察设计与建设科技处方军调研员做《促进多元供给、发展团体标准》的主题分享。
他对标准化改革和发展团体标准的有关政策做了阐述,并提出工程建设标准管理及团标发展的几点思考,最后对学会如何推进发展团体标准给出建议。
“十四五”期间,我们要高标准建设宜居城市、枢纽城市、韧性城市、智慧城市,加快打造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中国典范,特别要以碳达峰、碳中和引领绿色发展。这些都为高质量打造工程建设“深圳标准”,大力推动团体标准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
市建设工程标准学会会长、市建筑科学研究院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叶青做总结发言并做主题分享。
叶会长感谢大家对建设工程标准学会工作一年来的大力支持,感谢大家来到未来大厦。主管部门对标准学会寄予厚望,这是标准学会新年工作的鞭策力量和努力方向。
她说,站在时代变革的紧要关头,思想的转变是根本。建设行业过去靠资源竞争,标准是用来定底线、做管控、确保行业有序经营的。而现在要走向创新要素引领的高质量发展,这就意味着标准除了底线作用之外,它更有高质量追求、树立标杆的作用。
叶青会长做《从心开始,未来已来》的主题分享。
她从深圳国际低碳城的缘起,讲到永远生长的建筑——未来大厦,从未来大厦节能、低碳的十大技术体系实践讲到双碳背景下建设工程行业如何发展。她说,用过去的思维方式、过去的标准,做不出未来高质量的建筑。气候变化是工业文明的恶果,如果我们用产生问题的思维方式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案会陷入困境。转型之路是要思维突破、认知更新、赛道变化、路径拓维、技术创新、实践王道。未来说到底是追求幸福之路,而城市是幸福生活的载体。在双碳背景下最重要的是什么?“碳达峰经济不封顶,碳中和人民更幸福”。对于建筑行业来说,如何通过共享和时空运营减少不必要的建设量,但是把该建设的部分做得高质量,让人更健康、更快乐、更幸福是根本。
最后,在叶青会长带领下,会员一行对未来大厦进行参观。
未来大厦项目位于深圳市龙岗区的深圳国际低碳城核心启动区内。由深圳建科院投资建设,总投资约7亿元,总建筑面积6.29万平方米,整体采用钢结构模块化的建造方式,包括了办公、会展会议、实验室、专家公寓等多种业态。
未来大厦目标是绿色三星级建筑和夏热冬暖地区净零能耗建筑。其实施的“光储直柔”技术路线,已被正式写入国务院文件《2030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中。
2021年10月21日,未来大厦荣获最佳设计预见-建造(Best Design Foresight – Built)奖,国际主动房联盟(Active House Alliance)十周年庆典全球征集了59个项目,仅3个项目获奖。
学会一届二次会员大会取得圆满成功。让我们团结一致、共同努力,为打造高质量、国际化建设工程“深圳标准”体系,支撑宜居、枢纽、韧性、智慧之城高标准建设作出新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