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落实《关于加快发展数字家庭 提高居住品质的指导意见》(建标〔2021〕28号)的相关规定,市住建局组织行业相关单位编制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SJG127-2023),已于2023年3月17日发布,5月1日开始实施。
为指导各有关部门和专业技术人员深入理解和应用好该标准,2023年6月1日14:30—17:00,由深圳市住房和建设局主办、深圳市建设工程标准学会等单位承办的2023年度深圳市工程建设标准宣贯培训的第一场——《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以下简称《全屋智能标准》)宣贯培训在甘泉路近零碳社区负一楼多功能报告厅举行。本次培训邀请《全屋智能标准》的主要起草人员授课,并结合相关品牌的全屋智能案例介绍,引发行业关注。
市住房和建设局副局长周小建致辞
宣贯会的目的是要在深圳市的居住建筑中推广使用全屋智能技术,发展数字家庭,提高居住的住宅品质。周局提出三点思考:
第一,要充分意识到全屋智能技术推广的重要性。住宅从满足市民基本的住房需要到品质化、绿色化、低碳化再到现在的智能化,唯一的核心就是提高人类的居住品质。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先行地,要率先在居住建筑里实现智能化,提前完成国家的任务。国家已经推出了要打造“数字中国”,“数字中国”最大的应用在哪里?在居住建筑的智能化应用。智能的推广运用未来是一个二十万亿的大产业,这部标准不仅仅是一部标准,它是开启未来智能化产业的开端。
第二,要认真钻研、吃透本部标准的核心条款。我们会在保障房率先运用这本标准,接着就在全市的住宅推行,包括城中村改造。希望今天在座的朋友们认真学习,钻研、吃透这本标准的核心内容。
第三,希望大家以问题为导向,扎实地推动全屋智能工作。这项工作要靠我们一步一步的去运用、执行。政府端倡导、引导、鼓励;市场端要从成本、可行性去推广;消费端要促使我们的生活更加便捷化。
最后,预祝本次宣贯培训取得圆满成功!
市住房和建设局住房规划与建设处二级调研员林文阶主持本次培训会
林处表示,《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5月1日开始实施,能规范我市居住建筑全屋智能的工程建设,促进全屋智能系统的应用和推广。本次宣贯培训邀请了主编单位、全屋智能企业的专家们为大家做标准的解读和案例的分享。希望大家能认真学习,有所收获。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介绍了《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的编制过程,并对该标准进行了要点解读。他指出:
全屋智能是数字家庭的关键支撑技术;全屋智能工程全生命周期包括系统设计、工程设计、工程施工、调试验收、运行维护5大阶段;全屋智能系统可分为基础型、增强型、完备型三个等级,应根据项目类型来选择相应的等级;从逻辑架构看,全屋智能系统包括全屋网络,中控网关,软件平台,主用分系统,配套分系统,这些模块的技术条件需与全屋智能等级匹配。
在标准要点解读之后,若干厂商进行了案例介绍,为实现《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提供解决路径。
陈嘉琦,创维集团智能系统技术研究院副院长
创维数字家庭依据深圳市《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结合小户型竞赛获奖作品,利用创维全品类家电和智能系统,并融合物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针对单身、情侣、三口之家分别定制了智能化方案,打通了家庭与社区、医疗、政务的智能连接,拓展了家庭的娱乐、健身、学习、办公等功能,为深圳的年轻人提供更有温度、更加智慧的安居生活。
余刚,深圳绿米联创产品管理中心总监
绿米联创的余刚总监分享绿米在产品、系统、平台、项目的技术特点,在解决行业安装、配置、使用、维护、扩展等五大难的技术成果,分享了酒店、地产、康养、学校等行业案例,并详细讲解基于《居住建筑全屋智能工程技术标准》在南山平山村、人才安居高新花园两个项目的智能化方案。
所有嘉宾演讲完毕之后,与现场观众进行了互动。
市住房和建设局相关的业务部门,各区住房和建设局的分管领导和相关人员,市直有关部门,国有企事业单位的相关人员,还有房地产企业,勘察设计、施工监理、建筑装饰、工程造价、全屋智能企业和行业协会的相关人员共150余人参加线下培训,线上收看人数超过一千五百人。